在市政府残工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常 丽 虹
(2011年4月 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我市去年的残工委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残工委工作。刚才, 市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和 邢台县、隆尧县、巨鹿县做了工作述职,元军同志对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做了说明,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下面,结合这次会议精神,我讲两方面意见。
一、2010年残疾人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2010年是“十一五”发展纲要执行情况完成的最后一年,也是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残疾人得实惠较多的一年。各级残工委及成员单位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扎实落实“十项助残工程”,下大力改善和保障残疾人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历史性进展。
(一)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社会氛围基本形成。建立健全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承办、社会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残疾人工作实行“五个优先”“五个纳入”,将“十项助残工程”分解到各县市区和各部门实施。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各种传媒手段,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大力宣传残疾人和热爱、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先进典型,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残疾人、关心残疾人的良好风尚,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
(二)各级残工委及成员单位履职尽责扎实到位。各级残工委及成员单位认真履职,真抓实干,用真心实意、真招实举、真金白银,为残疾人办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市残工委成员单位,以残疾人工作为己任,认真落实“十项助残工程”,结合部门职能,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为残疾人送“及时雨、雪中炭”。2010年,市财政局安排投入800多万元资金发展残疾人事业。市卫生局为1000余名贫困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复明手术;市人口和计生委对残疾人家庭,补贴计划生育保险费;市编委出台专门文件,实行安置残疾人就业编制奖励制度;市司法局为残疾人开辟维权绿色通道;市发改委积极支持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市地税局超额10%完成残保金征收任务;市民政局及时为贫困残疾人提供低保和贫困救助;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辟公益岗位优先照顾残疾人;市教育局督导各县市建设特教学校;市房管局在廉租住房中优先配租给孤老病残家庭;市体育局免费提供场地设施支持残疾人运动员训练;农联社邢台办事处积极做好康复扶贫贷款发放工作,发放扶贫贷款500万元。县市区残工委及成员单位认真落实市残工委的统一部署,立足本地实际,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出了许多扶残助残的好经验、好做法。邢台县免费为全县119名贫困残疾人安装假肢,实现“零缺肢县”目标。桥西区初步建立了社区残疾人康复体系,做到有人员、有制度、有保障、有效果;隆尧县建立残疾人培训中心,对残疾人免费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沙河市积极筹划建设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广宗县为400户贫困残疾人发放扶贫资金;宁晋县扶持1800名残疾人从业,帮扶100名残疾人脱贫解困,赢得残疾人称赞;临城县投资50万元建设残疾人康复训练中心,成为全国康复服务工作试点地区。
(三)扶残助残成效明显,广大残疾人得到的实惠明显增多。从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具体问题入手,着眼解决带有普遍性、根本性的问题,改善残疾人生产生活。开展“慈善燕赵·万人复明”和“帮四千人站起来”等一系列扶残助残活动,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依靠社会力量达到无贫困白内障致盲市和贫困肢体残疾人零缺肢市的目标;临城县黑城乡成为全国第一个农村残疾人辅具无障碍乡;为31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将73户城镇贫困残疾人家庭纳入住房保障范围;为5000名残疾人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帮助1100名残疾人创业或就业;为1800名残疾人提供帮扶救助,帮助1.1万名残疾人实现脱贫;对33名残疾大学生进行资助;市电视台开通电视手语新闻节目;为40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1034名残疾人居家托养;为2000名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和服务。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进的结果,是各部门履职尽责、全力扶持的结果,是全社会满怀爱心、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残工委,向所有支持、关心、参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残疾人事业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残疾人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单位还没有把残疾人工作真正纳入日程,工作比较被动。市委、市政府10号文件下发都一年多了,至今还有个别地方没有出台实施意见。二是工作进展还不平衡。有的地方行动比较迟缓,有的地方对残疾人工作没有进行专门研究部署,投入少、办法少、为残疾人办的实事少。三是惠残内容还需进一步拓展、深入。有的单位帮扶内容单一,惠及面比较窄。对这些问题,希望各级残工委和成员单位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再务实,力度再加大,思路再开阔,努力把残疾人工作做得更好。
二、扎实做好今年的残疾人工作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要全面贯彻国家和省市两会精神,坚持民生优先,狠抓国家和省市政策文件的贯彻落实,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为目标,坚持做到“五个纳入”和“五个优先”,大力实施“十项助残工程”,努力创新,重点突破,推进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一)精心编制“十二五”规划。各级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时,要将残疾人事业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职能部门在制定“十二五”专项规划时,要将扶残助残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各级残联要抓紧制定完善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科学规划、合理确定我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保障措施。这项工作要在上半年完成。
(二)强力推进“十项助残工程”。“十项助残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认真组织实施。目前,各级各部门针对残疾人制定的优惠政策还比较少,残疾人生活成本高,除了普惠外,必须研究制定特惠政策。残疾人是特殊的群体,特殊的群体应有特殊的政策、特殊的措施。最近,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扶助残疾人规定》,对残疾人给予了更多政策支持和优惠,各地各部门也要抓住时机,抓紧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保证残疾人真正受益。要狠抓督查和考核。各级残工委要进一步加大“十项助残工程”的监督检查力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表扬先进,鞭策落后。
(三)抓好六项惠残重点工作。要着眼于残疾人最基本、最主要、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每年选择几项集中解决,一鼓作气,打歼灭战。今年重点抓六项:一是实施“帮千名贫困聋人复听行动”。我市目前有贫困轻度聋人近1000余名,因贫困装不起助听器长年生活在无声世界。市残工委决定今年开展“帮千名贫困聋人复听行动”,为这些聋人配戴助听器,年底实现无轻度聋人市的目标。要动员企业、社会慈善人士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市、县财政给予补贴,确保活动顺利开展。二是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采取综合措施,帮助残疾人增加收入,尽快脱贫。三是促进残疾人就业。重点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在确保做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缴纳残保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企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管力度。四是组织开展 “111助残行动”。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市级带头,市、县两级残工委成员单位协调联动,每个单位每年至少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办一件实事,切实让全市残疾人得到实惠。对残工委各单位每年实事完成情况,进行年终评估、排队。五是加快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邢台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和邢台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县(市、区)也要加快残疾人康复中心、托养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工作。六是推进创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市。按照国家和省要求,启动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市辖区至少完成100户残疾人家庭的居家无障碍改造任务;各县市(管委会)至少完成100户残疾人家庭的居家无障碍改造任务,切实保证残疾人居家环境条件得到大的改观。
(四)各级残工委和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残工委是政府残疾人工作议事协调机构,要在政府领导下,定期召开全体会议或主任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今年,残工委成员单位除了完成“十项助残工程”规定的任务,还要重点开展好“111助残行动”,发挥部门优势,为残疾人多办事、办实事。各成员单位的承诺要报同级残工委备案。各级残工委办公室要做好残工委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及时掌握有关信息,总结和推广先进典型,抓好各项工作的督导落实。残工委主任是各级政府分管领导,是残疾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从自身做起,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履行好工作职责。要带着感情做工作、带着问题下基层、带着责任干实事,讲真的、说实的,不走形式,不走过场。
同志们,残疾人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扎实地工作,实实在在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努力把我市的残疾人工作做得更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