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服务导航 |
|
|
残疾后的心理过程及应对方式 |
|
|
|
|
|
发布时间:
2010-04-23 14:37:49 点击次数:
2539 |
|
|
|
|
|
康复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残疾人、老年人和各种慢性病患者,其目的是使他们丧失或受损的心身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重建和代偿。 康复心理学认为,病损、躯体残疾及心理行为三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交叉因果关系。马丁普(Martinp,1980)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模式表示,说明很多心理行为问题也可以是一些病损或伤残的原因,在这里前者是因,后者是果。然而病损或伤残也常常可能给个体造成各种各样的心理行为问题,这时,因果关系就发生了变化。例如,情绪波动、精神刺激、不良行为方式诱发高血压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这样一个大脑病损的患者既可以出现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又可以引起恐惧、抑郁、焦虑等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心理行为因素可以导致病损的发生,而病损和躯体残疾又可以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使得某些心理问题继续存在或出现新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全面康复,甚至中断康复或引起新的病损。一个长期卧床的残疾人会出现一系列的疾病行为反应,如呻吟和痛苦表情、忧郁、淡漠、活动减少,缺乏康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康复的延迟可能造成关节挛缩畸形,肌肉废用性萎缩等。 伤残改变了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状态况,其心理问题表现是复杂而多样的。在躯体功能出现残疾时,患者常常由于伤残的突然发生而毫无心理准备,更不可能立即适应,一般经过一定时间,患者可以逐渐接受残疾的现实,并考虑从生理、心理上等方面去适应。 一、残疾后的心理过程 1、心理休克:是一种心理防御反应。突然发生的伤残使得患者来不及应对,表现为麻木、惊呆,出乎意料的镇静与冷淡,表情淡漠,答语简短;对伤残及治疗反应平淡,甚至无动于衷;有时思维混乱、意识可处于朦胧状态;有时也可能出现某种负性情绪并固着,而后发展为适应不良行为。 2、否认:患者的意识恢复后,往往陷入严重的恐惧和焦虑状态,他们无法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认为“这不会是我”、“这不可能”。在预后上确信“只要自己好好接受治疗,就能恢复到以前一样”。这个时期里,患者毫无针对残疾进行康复的愿望和动力,即使能够被动地参与康复治疗,在长期的康复训练中也容易出现阻抗。 3、愤怒:当患者意识到残疾已经不可避免或将其病残看作不公正的人祸时,便会产生愤怒情绪。可表现为焦虑烦躁,对自己或他人产生无名怨恨情绪,对亲友和医护人员冷漠、敌视、严重者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发生毁物、打人或自伤、自残行为。 4、抑郁:凡躯体病残者均存在抑郁,其程度从轻度悲观至自杀。抑郁的程度往往不由病残的性质和程度决定,而决定于病残者的个性和残疾对个体的特殊意义。可表现为不愉快、自我贬低,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严重者则长时间、持久地闷闷不乐,自信心丧失,悲观失望,对生活失去兴趣,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5、自卑和自责:残疾人可能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生活、家庭、事业等方面的损失,病损的长期折磨,以及各种生理功能障碍等因素的影响,产生自卑心理;同时,他们感到自己给亲人和家庭带来了不幸和累赘而自责,因而敏感、多疑,对生活失去热情。 6、退化:心理危机冲击过后,有的患者可在心理行为上出现退化反应,这也是正常的适应性防御反应。成人表现为自我中心、要求多、不配合治疗、嗜睡;而在儿童则表现为类似婴儿的行为,不合作、遗尿等。 7、适应:大部分残疾人经过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和抗争,最终可以接受残疾的现实,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逐渐适应。他们会重新评价自我,挖掘自己的潜能,寻找并抓住康复机会,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二、应对方式 应对(Coping)是人们为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有意识地作出的认知性和行为性努力。应对通过调整自身的价值系统、改变自己对挫折的认识和情绪反应,籍以减少精神痛苦,维护自尊心,求得内心的平衡。它受个体的认知评价、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及社会支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心理防御机制是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中的。遭遇残疾的个体,为了避免或减轻因这一应激事件而产生的内心痛苦,保持内心平衡,常有意或无意、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自己较能接受的方式,来解释和处理所遭遇的残疾,使之较易为人所接受,以减轻内心的不安和烦恼,调整心理环境,保持心情安宁,避免更大的精神或其他躯体疾病的发生。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