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习体会
王 建 波
(2010年6月20日)
同大家一起,在北京大学学习活动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期间,聆听了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专家学者的讲座,欣赏了北京大学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体验了北京大学厚重深刻的文化环境,品尝了北京大学校园餐厅的各色饭肴,尤其是餐厅师傅的急躁蛮横相信大家记忆更为亘久。这些都是北京大学留给我们的印象,但我们只是匆匆过客,不可能在短短几天时间内读懂和了解这个中国第一学府的真正内涵和文化包容。所以,今天我重点结合听了周建波教授和张辛教授的国学文化讲座后,谈一点自己对国学的认识和体会,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什么是国学?
按照我们自己的理解,国学就是古圣先贤遗留下来的著作言论等。这只是狭义的认识。实际上,国学包括中华各民族从古代到今天的蒙学读物、衣冠文物、习俗、礼仪、语言、文字、天学、地学、农学、医学、工艺、建筑、数学、音乐、歌舞、戏剧、绘画、书法、思想、心理、信念等各个方面,国学中包含有大量的社会、民俗、制度、生活世界的内涵,特别反映在历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方面,同时又是中华人文精神之根,是我们民族的终极信念的所在,是安身立命之本。我想强调的是,国学是一种学术,但又不仅仅指传统学术,而是指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民族精神。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在清末民族危机与西学大量进入中国以前,没有国学这一说法。国学这一概念从上一世纪初年从日本引入,当时含有振兴民族精神与弘扬中国文化的道德理性、宗教精神与人文传统,增强自主精神与自信力,以与西方列强相抗衡之意,也含有批判或救治世界的西化、工业化、商业化、功利化的弊病之意。可见,国学不仅仅是学问或学术的概念,而且还是民族性、阶级性的概念。
国学具有平民化与草根性的特点。在我们的老百姓中,包括不识字或文化水平不高的,所有这些人以不言之教与言教影响其子弟与周围人的精神的东西,主流的价值仍然是友善、仁爱、孝慈、正直、良心、为人着想,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事。老百姓接受的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蒙学读物与民谚民谣中的仁慈善良,廉洁勤谨,忠于职守,与人为善,德福一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例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和《四书》的一些内容。 但是,五四以来,作为中国人的国民性的负面的或所谓丑陋的中国人等等的揭露,有些过头,伤害了我们的民族性。尔虞我诈,内斗内耗,我们出现过一些丑恶的现象(其实西方也有),但人们往往就会把帐算在国民性上,或要中国文化、儒家文化承担责任。如鲁迅为代表的文章《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二、国学热的兴起
为什么眼下会出现“国学热”?第一种解释是“周期说”。这种周期就是在全盘西化后的中国文化复兴和回归的文化循环周期。 正如“风水轮流转,今日到我家”一样。“国学热”是文化循环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文化周期?这是因为,以中国的视角来看待中国,以中国立场来思考中国,以中国的角度来想象中国,以中国的方法来解决中国的问题,这是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现代化转化时的一个本质要求。传统文化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死,中国只能被称为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我们的民族经过对“国学”的否定和抛弃,经过全盘西化,在现在这个世纪蓦然回首,发现许多问题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西方科技所能完全解决的,西方社会正进入了“后现代化”阶段,西方人士也纷纷从东方文化中寻找解救现代文明诸多难题的资源;我们突然发现东方的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系统思想才是治本的良药,因此我们又看到了中国“国学”的巨大价值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国文化无疑对于当今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上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意义。面对共同的问题,如环境与生态问题、种族冲突问题、国际恐怖主义、贫穷与战争、疾病与健康……中国文化的处方,如和谐世界的理论等等,往往能使世界在相互尊重、相互依靠、平等互助中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是中国文化为维护当今世界文化生态平衡所作的必然选择,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迫切需求。实际上,正如我们在饮食穿戴方面,70年代吃粗粮、穿粗布,80年代吃大米白面,穿洋装异服,特别是喇叭裤。到了 90年代又开始回归。道理相同,区别只不过一个是在物质上的回归,一个是在精神文化上的回归而已。
之所以会出现“国学热”,是浮躁时代的一种精神寻根、一种现实要求。这就是第二种解释:“需要说”。 之所以会出现“国学热”,是现实社会“古为今用”的实际需要。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许多人面对新旧的变迁,充满迷惘、惶惑、浮躁、挣扎。近百年来,一些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就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诚信危机,又比如“孝”的问题。当今中国文化真空般的现状是:物欲横流、道德水平普遍低下、一些人精神出现危机。我们这个有着伟大“文统”和“道统”的国度,这个向世界贡献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李白、杜甫、曹雪芹等无数杰出人士的国度和民族经过对“国学”的否定和抛弃,经过全盘西化,眼下出现了自身文化相对贫瘠的文化断层和精神“缺钙”现象!我们的国民空虚的精神正需要补充中国“国学”的精髓。“国学”是中国人精神的命根子。这种需要催化了“国学热”。精神层面的“危机”迫使一些人尝试到传统文化中寻找补救之策,寻找传统文化所传承的价值观念和情感的支持,比如把《论语》中的许多话拿来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比如,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第二》);比如,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比如,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第二十》)……等等,对自己的人生都很有指导意义。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都对当今的社会生活起着积极的作用。家国思想、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反思精神、实践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等等,这些传统思想文化资源,都可以批判地继承,为我所用。所以,于丹的出现,正是体现了一种人生心理导师的魅力,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于丹的“知识分子进电视热”,是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热。它契合了传统文化兴起、社会转型期心理精神寻求,以及电视节目创新这个大背景。精神层面的“危机”促使人们到中国传统文化里去寻找慰藉和支持,导致了“国学热”的兴起。
满足人们“利益”的需求也推动着“国学”的升温。一些做生意的人说,之所以参加“国学班”,是因为中国“国学”能使自己更懂得处世之道,“国学”也能帮助自己学到生意上的智慧。比如《论语》中的许多话,在现实生活中极为有用。特别是现在,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面临许多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许多我们疑惑的问题总能从“国学”里找到答案。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许多珍品,有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因此,这些都决定了“国学热”必定重新回归。另外,如《孙子兵法》、《资治通鉴》等,也都能使人从中学到生意上的智慧。
三、学习国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防止商业化倾向。人们最担心的是商业化、肤浅化的操作会使“国学”变味。专家学者指出,目前“国学热”里透着过度娱乐化、商业化的倾向,“国学”有被庸俗化的危险。时下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各种商业力量把“国学”活动炒作得变了味:专业精神、责任意识淡了,操作、策划等手段充分得到运用,市场价值、名利意识更是走上了前台,成为目标。所以,“国学”炒作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活动,而不属于“国学”活动。深厚、高端、遥远、神秘的“国学”与传统文化名著,竟然如同清宫故事一样可以“戏说”、“大话”,一样具有娱乐性、搞笑感。清华“国学班”学费为2.6万,复旦“国学班”学费为每年3.8万元。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还开辟“卓越女性课程”,声称将用“国学”精粹帮助成功女性塑造东方女性的人格魅力。……这类专门面向企业家的“国学班”,收费昂贵,远离百姓,远离了大众教育,变成了一种钞票式“国学”。
二是防止复古化倾向。目前“国学热”中有一种食古不化倾向,值得警惕。我们既要为在全球创办百所孔子学院而感到自豪,又要鼓励国人学习外语,要求学生除母语外,外语也能达到一定水平。当今欧美各国都在加强母语之外的第二甚至第三语言的学习,为多元文化的沟通和共处做准备。如今的年轻人,既要重视外语,又不能与中国传统文化渐行渐远,失去与多元文化交流的根基。所以,在重视“国学”教育的同时,也要防止走极端。比如少年儿童读经,应当有所选择,把四书五经统统背下来,并不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甚至违背认知发展规律,因此不宜提倡。人们可以通过了解“国学”,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以提高文化素养和道德境界,但如果寄希望于“国学”担当更多的“救世”责任,希望通过复兴“国学”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则是不现实的。
三是防止误读化倾向。“国学”中有不少是应该扬弃的糟粕。比如,儒家的德治主义、民本主义、圣人崇拜、清官崇拜、替天行道等基本思想都是反民主的。比如,忠君思想、“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对女子要求“三从四德”的意识等等,都是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的。
四、国学对自己做人处世的影响
我从小学到大学,实际上一直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和氛围中,了解接触西方的文化传统毕竟太少,书上看得、老师讲的,毕竟都是间接性的东西,远不如耳濡目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自己影响深刻。反思自己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体现,而且有生以来一直在遵循和坚持的,主要可概括为三句话:
一是始终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绝对不会强迫别人去做。即便是己所欲,也不施与人。甚至自己想做的,也不要求别人去做。有些事自己想做,能不能做,要看别人的反应。
二是始终坚持择善固执。我认为人性善理论可归结于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孟子讲的人性向善,实际上孟子从来沒有说过人性本善,他只是说人性向善,这与荀子讲得人性恶有着本质区别,荀子的观点更符合西方宗教提倡的原罪主义理论,人生而有罪,来到世上即为了赎罪;第二个层次为择善固执。就是选择善良然后坚持下去。弟子规中讲泛爱众而亲仁,意思是要博爱大众,靠近仁义宽厚之人。实际上表达的也是这方面的观点;第三个层次是止于至善。这是出自《礼记·大学》中的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也是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里的一句话。 意思是: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到达善的至高境界。这一点要求太高,普通人做不到,我们能做到第二个层次就不错了。
三是始终坚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别人对我有恩德,没齿难忘。到老的连牙齿都掉光了也不会忘记。总要想办法投之以李,报之以桃,不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待与善良。
泱泱中华文明孕育了几千年的国学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有振兴,也有衰落,但总体而言是精华远大于糟粕。因而,在中华民族文化受到了“西化”的严峻挑战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振“国学”中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