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献礼
生命,总有价值。哪怕是一棵受伤的树,也献出了一片绿荫;即使是一朵残缺的花,也散发着全部芬芳。
——题记
聋哑人,以翩然舞姿述说内心的渴望;盲人,以悠扬乐曲描绘五彩的梦想;肢残人,以歌抒怀,以口、以足书志……5月19日晚,冒着如丝细雨,一场由市残联主办,我市残疾人为主要演员的惠民文艺晚会在达活泉公园广场感人上演。他们用残缺的生命,演绎着撼人心魄的精彩,以这样一场特殊的晚会向建党90周年、市残联成立22周年献礼。心灵的演绎
“生命,总有价值。哪怕是一棵受伤的树,也献出了一片绿荫;即使是一朵残缺的花,也散发着全部芬芳。”……伴随着动人的旋律,沙河市特教学校老师,以优美、充满节奏感的手语诠释着诗一般的意境。一群身着白裙,手捧红烛的聋哑女孩儿,如初绽的白莲亭亭于台上。她们的双眸在七彩的灯光下熠熠生辉,表情是那般的圣洁空灵。
她们渴望拥有自己的天空,无法倾听与倾诉,就让她们像鸽子一样自由地飞翔吧。8个十几岁的小女孩,着白裙挥粉纱,迈着尚显稚气的舞步,为大家带来了舞蹈《和平鸽》。这群来自巨鹿县特教学校的聋哑女孩是年龄最小的一群演员,细雨如丝抚过她们粉嫩的脸颊,夜风如水吹透她们薄如蝉翼的舞衣,她们没有瑟缩,脸上依旧挂着甜美的笑,乌黑的眼睛紧盯着舞台前的手语指导老师,舒展着内心略带羞涩的骄傲。
“一根筷子哟,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哟,牢牢抱成团……”这铿锵有力的歌声来自下肢残疾者曲福春,为了唱出这首歌曲的精气神,他克服身体的不便,坚持站立演唱。虽然给他伴舞的是来自夏云飞武术学院生龙活龙的小伙子们,但更能让我们感到力量的却是这个挺立雨中昂然高歌的汉子。
曾荣获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称号、平乡县特教学校校长盲人穆孟杰,带着自己校文艺班的三名优秀盲人学员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走上台。一曲河南坠子《人民的脊梁是党员》,抒发了对党对国家的无限热爱与感激之情。
“让我们的爱像春风一样柔媚,使那些枯萎的花朵重新绽放……”随着配乐诗朗诵《爱心托起希望》,上肢残疾者李墨奇、郭艳岗分别表演了口书、脚书。中国书法家协会特殊会员李墨奇,俨然大家之风,以口运笔,挥洒自如,少倾即成一副“自尊自信”遒劲之书。19岁的郭艳岗初出茅庐,以脚运笔,正如他所书的“自立自强”,展示了残疾人坚强不屈的气概。
“你所看到的每一个舞蹈,都是我们心灵深处搏动的节奏;您所听到的每一首乐曲,都是我们血液中流淌的歌……”激昂的舞蹈《火红的年代》、《生命的呐喊》,别具地方特色的西河大鼓《洒色财气》、梨花大鼓《大闹菜园》、隆尧秧歌《借髢髢》、豫剧《沁园春·雪》……节目异彩纷呈,展示了我市广大残疾人的良好精神风貌。
汗水的结晶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句道尽演员幕后的辛苦,更何况这台晚会的演员还是一群身有残疾的特殊人群。你无法想象无声世界中的孩子们是怎样感受韵律的,你无法想象四肢残缺的平衡是如何掌握的,你更无法想象永居黑暗时那种对向往光明的向往。
市特教学校聋哑孩子们带来了3个舞蹈《火红的年代》《生命的呐喊》《让世界充满爱》,他们对声音没有感知,为了感受律动,掌握舞蹈的节奏,他们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泡在了律动室里,将音箱音量开到最大,既便开到最大他们也是听不到的,他们只能凭借脚下隔空了的木地板感受声音带来的震颤。舞蹈中那些滚爬的动作磨破了演员的膝关节、肘关节,殷殷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地板,但他们不喊累不叫苦,只为了能在那一刻尽情地释放属于自己的美。
口书表演家李墨奇笔墨氤氲近30年,由于以口运笔需要借助牙、脖子、腰的力量,他的嚼牙已经磨平了,而他的脖子较正常人粗壮,而腰杆也格外地挺拔有力。虽然常年在外地演出,但得知家乡要办这样一台特殊的晚会,他马不停蹄地从石家庄赶了过来。脚书表演者李艳岗,这个因电击而痛失双臂的少年,自一年前与书法结缘就决定以脚代手书写人生志向。得知自己有机会参加这台晚会,他兴奋得彻夜难眠,每天早6点起床练字,练到晚上12点才恋恋不舍地上床休息。
为这台晚会辛勤付出的不仅是残疾演员,还有指导老师、残疾人志愿者和残疾事业工作者。
少儿舞蹈《和平鸽》时长不到五分钟,只有十几个分解动作,指导老师却整整教了三个月。因为那是一群无声世界中的孩子,她们听不到,也不会说话,认的字少,手语手势也掌握得极其有限,还能通过什么方式来交流呢?这个舞蹈的指导老师急得背着人落泪,面对孩子们的时候她又必须得换上鼓励的笑脸,她把动作一个个分解,一遍遍演示,手把手地帮孩子们摆姿势,一节课下来腰酸背疼。
晚会的导演王瑜告诉记者,这台晚会有演员170余人,绝大多数是身体不便的残疾人,从预演、彩排到正式演出,所有的环节都离不开残疾人志愿者和残疾事业工作者的参与。他们考虑到了每一个细节,谁搀扶残疾演员入场,谁搀扶退场,一遍遍地演练,正式演出时一切井然有序,虽然天气条件不好,但没出一点纰漏。
市残联韩书记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展示残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展示我市二十年残疾人事业发展进程,他们为这台晚会整整筹划了一个多月,走村入户跑遍了邢台大地的角角落落,从50多个推荐节目中筛选了16个,组成了这台晚会。
美好的收获
有付出就有回报。那雨夜中舞台前越积越多的观众,那阵阵如雷的掌声,那因感动而哽咽的喝彩声,那被细雨打湿仍不舍离去的身影……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这些应该是最好的回报了吧。能得观众如斯厚爱,他们凭借的是什么?不是娴熟的演技,不是炫目的舞衣,也不是动人的外表,他们凭的是那颗追求美好的心灵和遇挫不折的勇气。
来自老年大学的伴舞刘正荣老大娘说,和这些残疾演员配合排练了一段时间,觉得他们真是不容易,他们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劲儿,让我们非常感动。
家住中华小区的张大爷在遛弯时“邂逅”了这场演出,听说这是一场特殊的演出,他来了兴致。为了看得更清楚,他不顾70高龄,竟踮着脚站在最外围的桌子上入神地看了起来。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也没舍得从桌子上下来,一直“居高临下”地和记者谈着自己的感受,“他们演得很好,演出了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意志,尤其是这样冒着雨,真是让人感动啊。我觉得我们全社会都应该以实际行动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生活得更好。”
顺弛单车俱乐部的会员们原本打算来场雨中骑行,可看到这样一场演出,他们也停下了车轮,驻足观看起来。雨下大了,热心的小伙子们大老远搬来了俱乐部的几个遮雨棚,支起来为演员和观众遮雨。俱乐部负责人周风玺伸出大拇指,由衷地说,“他们演得真棒,那股精神劲儿感染了我们,热爱运动的人都敬重这样有拼搏进取精神的人。我们真想为他们多做一些事,今天这些遮雨棚就当是个开始吧。”19岁的单车爱好者李仪德说:“我看了半天了,感觉这台晚会有股特殊的力量吸引着我,它不仅是台文艺晚晚会,更是一次精神力量的展示。”
有位老人在演出结束时找到晚会组问募捐箱在哪里,“我身上只带了五百块钱,我要把它们都捐给今天表演的这些残疾人,希望这点钱可以帮他们做一点事情。”晚会导演王瑜告诉记者,这是他经历过的最感人的一台晚会,感人的不仅是演员,还有观众,冒着雨,打着伞,这样一看就是两个小时,他们是在实际行动表达对残疾人的尊重与关爱。